■中国女足每年都来训练。
■训练场边的励志口号
■赛马场
■射击馆
■棒球场
■广东奥林区克体育中心
■10米靶场全景
■专题撰文/新快报记者 吴禄庭
广州天河,繁华之地。黄村体育基地属于天河区,但它却远离喧闹,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寂寞、偏僻。
黄村训练基地的历史,与航空紧密相连,今天则成为以射击为主,辅以其他运动项目的奥运冠军的摇篮。每年冬仙草蛇骨王60粒多少钱天北方天寒地冻之时,披着南方和煦的阳光,多支“孔雀东南飞”项目的“国字号”队伍将入驻黄村训练基地,对他们而言,这里是一块圣土,一个温暖的“巢”。
九运会迎来发展契机
黄村与竞技体育结缘,始于射击。当年,广东省体委在西面山坳里建了一座射击场,可供小口径步枪、手枪训练。13年过去了,一座手球场也在黄村基地落成。随后两年,黄村先后建成有44个靶位的50米靶场、能装10组电动靶的25米靶场和1个双向、多向飞碟靶场。之后,其他相应设施逐渐完善。就这样,以射击为主,辅以其他运动项目的黄村体育训练基地成了奥运冠军的摇篮。
黄村基地本是广东省棒垒球、曲棍球、现代5项、射箭、射击、马术、自行车等队伍的训练基地,但它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完备的设施总能吸引不少“国字号”队伍前来驻扎训练。每当国家队来到这里训练,基地的宗旨都是“国家队优先”,着力为国家队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
黄村基地之所以这几年云集了不少国字号球队来集训,与他们本身出色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不无关系。“这都得益于举办九运会。广东省政府为了成功举办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在黄村基地进行了很大手笔的投入。特别是兴建了广东奥林匹克中心,而这个国际化标准赛场的建立也使得黄村基地的体育配套设施非常齐备和先进。”黄村基地一位老职工王伯这样说。
王伯还介绍说,黄村基地具备300多人的接待能力,基地综合楼将宿舍设为三人间、标准间以及套间(多个床位),配备电视机、宽带等设施,使得前来训练的队伍都有比较好的住宿条件。综合楼大堂还设有图书阅览室,丰富了队员们的课余生活。此外,基地设有两个饭堂,一个是职工饭堂,另外一个就是4层楼的运动员食堂。1层为食堂操作间,有大厨为运动员提供各种口味、营养丰富的饭菜,2、3、4层都是运动员食堂,最多能提供1000余人同时就餐。
2005年,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李志坚在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总结会上,特别提到对广东黄村训练基地的深刻印象,称其设备、环境具有国际化风范。黄村基地还设有体育科研所,切仙草蛇骨王实做好科学后勤保障。
中国女曲成“荣誉村民”
多支来这里训练的国字号球队中,中国女曲是常客。连续7年来穗训练的她们由于刻苦训练,因此被黄村基地评为“荣誉村民”。“黄村可以说是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娘家’了,她们每年都会来这里冬训。逢大赛前,这支队伍也会选择在这里集训然后开赴赛场,并且经常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基地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
基地内的许多人都非常了解中国女曲的训练情况。早上6点之前,队员们都自觉起床,而当队员们到达操场时,她们一定能看到金昶伯早已等候在场地上。除去午饭和午休时间,金教练每天要和队员们在球场上度过8个小时,训练结束时,天也黑了。等吃完晚饭、洗完澡以及做完恢复性治疗,已经是晚上10点,这时队员们才陆续返回宿舍。虽然中国女曲队内不对看电视、上网、打电话等活动进行限制,但队员们都非常自律,保证有充足时间休息。
中国女曲主教练金昶伯最为辛苦,据基地的员工透露说,金教练从来没有在零点前休息过,他房间的灯永远都是亮着的。而第二天早上,他却比谁都更早地来到训练场。天道酬勤,中国女曲队的付出收到了应有的回报。2000年,金昶伯执教中国队的第一年就率队获得奥运参赛资格,2002年,中国队历史性地获得世界杯冠军,2004年奥运会,中国队获得第四名。中国是一个只有200多人从事女曲运动的曲棍球小国,比起对手数以百万计的群众基础,中国女曲能跻身世界强队已是奇迹。
连续在黄村基地集训,也让基地的人对于这支球队充满感情。一次,基地领导领导要授予中国女曲“荣誉村民”的称号。这段佳话也使得女曲在广州有着难忘的经历。
现代奥体中心提升黄村硬件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天河东圃镇现广东省体委黄村体育训练基地内,是广东省政府为承办中国九运会而投资16.7亿元人民币兴建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在国内首创缎带式屋顶设计。21个色彩各异的看台区像一片片花瓣,合起来一看,广州市市花——木棉花,赫然入目,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曰“五环晨曦”。
该中心占地60多万平方米,可容纳80000名观众。目前已建成的体育设施有足球场、田径场、马术场、射箭场、棒球场、垒球场、曲棍球场及其它辅助场馆。预建的有水上活动中心、康体城及山顶公园等。体育场的设计由美国NEB与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九运会之后,奥体中心先后承接过各类国际大型体育赛事。2010年,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将承担更为重大的使命,因为广州亚运会的开闭幕式将在这里举行。
关于奥体中心名字的题写还有段小故事。在2001年9月11日九运圣火点火仪式开始前,在北京参加这一活动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在人民大会堂休息室向江泽民总书记汇报九运会筹备工作情况时,邀请总书记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题名,总书记爽快地答应了这一请求。几天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便把总书记的精美题名送交广东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总书记的题名高度重视,认为这是对广东筹办九运会工作的一次大促进。省委、省政府专门就此事撰写了碑文,并把总书记的题名“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精心镶嵌后,放置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门外广场,永久保留并供广大市民参观。
奥体中心超一流的场馆设施条件极大地提升了黄村基地的硬件条件。
■历史
旧机场成国防体育基地
黄村基地位于东圃镇东北三公里处。追溯它的历史,要把时钟拨回到六十多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初,日军在黄村平整了一块场地准备修建机场。机场主要用于停放军用战斗机,除了停机坪以及一条南北方向长1600米、宽100米的水泥跑道外,周围再无其他设施。后来,日军发现还有更理想的地方兴建机场,没多久便弃用了黄村机场。
踏入上世纪50年代,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叶剑英元帅开始督建各类场馆,越秀山体育馆、游泳馆,以及人民体育馆相继拔地而起,成为地标性建筑。黄村处在不起眼的角落,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不过,曾经的机场出身,给了黄村重生的机会。1958年2月,广东省体委根据黄村原是旧机场的特点,将黄村改建成一个国防体育的训练基地,成立了广东省广州航空俱乐部,1967年改称广东省广州航空运动学校。广东梅州人张瑞镇是广州航空俱乐部跳伞队的第一批学员。他至今仍记得黄村留给他的第一印象,“当我们第一次到黄村,看到的只有日本人留下的一条破烂跑道的旧机场,四处沟壑纵横,荆棘丛生,周围是一片农田和几个小山包。”张瑞镇说,当时他们跳伞队共15人住在黄村祠堂的幼儿园,为了能早日修复机场投入训练,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自己动手填沟壑,平整土地,搞好跳伞场、训练场。“当时在黄村主要进行滑翔飞行以及飞机跳伞训练。其中飞机跳伞主要用于培养国防后备力量,包括森林防火、救护、表演和竞技比赛等相关人才。”张瑞镇说。
■故事
省队甘愿为国字号让路
黄村基地是广东省五大体育训练基地之一,为了保证各支国字号队伍在穗的集训效果,广东省各运动队在训练时都会主动让出场地供国家队使用。“基地的宗旨是‘国家队优先’,广东省各支运动队会无条件地支持国家队。”基地负责人这样说。
基地负责人说,黄村体育基地最多的时候拥有14个运动队,这其中包括射击、射箭、马术、现代五项、自行车以及手曲棒垒中心管辖下的四个球类项目。多支队伍的到来,让平时很安静的基地突然变得很热闹,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场地有限,如何安排广东省运动队与国家队的训练成为一大难题。
影响最明显的是曲棍球项目,黄村曲棍球场拥有两块全国一流的高档次人造草皮场地,主要供广东男女曲棍球队训练。随着中国女曲国家队的到来,广东女子仙草蛇骨王哪里买的到曲棍球队不得不与男子曲棍球队在一块场地上训练。不过,广东男女曲棍球队的队员都没有什么抱怨,他们表示:“基地的宗旨都是‘国家队优先’,努力为国家队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我们也要无条件地支持国家队。”
黄村基地还拥有全国一流的棒球场,每年除了接待国家队外还有日本和韩国青年队,最多的时候要供四支队伍进行训练。基地安排棒球场的使用同样遵循国家队优先的原则,其他队伍只有在国家队不用场地时进行训练。
当国家队的利益和广东省各支运动队的训练安排有冲突时,最大程度确保国家队的利益已经成为了广东省各支队伍的宗旨。
■链接
基地训练口号
●宁为第一战死,绝不为只是参与而苟生
——中国射击队在广州黄村体育训练基地冬训时的标语。
●明确目标瞄准第一
——这是黄村基地射击训练场外的一条醒目标语,很贴近射击运动。
●永争第一绝不言败
——运动员住宿的综合楼大厅正对的八字标语,每个字都有1平方米大。每天清晨,当运动员们从宿舍走向训练场时,这八个字总会首先映入他们的眼帘,成为他们每天艰苦训练的动力。
●一切为运动队服务
——基地办公楼前打出了这样一幅标语,表明了基地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运动队提供科学优质服务的决心。
Copyright © 2014-2022 版权所有 仙草蛇骨王正品专卖官网